看大陸新聞, 聽主播把 "朝鮮" (Joseon 조선 [tɕo.sʌn]) 讀為 "chao2 xian3", 聽著很不習慣, 覺得很彆扭, 想知道大陸把 "朝鮮" 的 "鮮" 的標準發音定為 xian3 的理由或根據為何?
為何彆扭?
因為:
(1) 早在19世紀, "朝鮮" (literally 'morning freshness; brilliance of the morning sun') 的英文小名就是 "The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", 反應清朝時人們把 "朝鮮" 理解為 "朝陽、朝暉" 的 "朝 zhao1" 加上 "鮮明、鲜亮" 的 "鮮" (xian1).
(2) 粵語 "朝鮮" (ziu1sin1/ciu4sin1) 的 "鮮" (sin1) 是 'fresh; bright' 的 "鮮" (sin1), 不是 'rare; seldom' 的 "鮮" (sin2)。閩南語 "朝鮮" (tiâu-sián) 的 "鮮" (sián) 是 "新鮮" (sin-sián) 的 "鮮" (sián)。《國語辭典.朝鮮》cháo xiān, 又音 zhāo xiān。是 "鮮1" (e.g., 鮮美), 不是 "鮮3" (e.g., 鮮見)。
(3)《康熙字典》說 "朝鮮" 的 "朝" 讀陟遙切,音昭; 朝鮮、鮮卑、鮮于、鮮山、鮮水等國名、族名、姓名、山水名的 "鮮" 讀相然切, 音仙。
(4) "鮮3" 是 "少" (e.g., 寡廉鮮耻), "盡" (e.g.,《易經》君子之道鮮矣), "早死" (e.g.,《左傳》葬鮮者) 的意思, "朝鮮3" 含貶義 (e.g., 朝代不多, 缺少歷史; 朝代早盡, 即將亡國), 這樣稱呼鄰國似乎有點缺德。
為何彆扭?
因為:
(1) 早在19世紀, "朝鮮" (literally 'morning freshness; brilliance of the morning sun') 的英文小名就是 "The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", 反應清朝時人們把 "朝鮮" 理解為 "朝陽、朝暉" 的 "朝 zhao1" 加上 "鮮明、鲜亮" 的 "鮮" (xian1).
(2) 粵語 "朝鮮" (ziu1sin1/ciu4sin1) 的 "鮮" (sin1) 是 'fresh; bright' 的 "鮮" (sin1), 不是 'rare; seldom' 的 "鮮" (sin2)。閩南語 "朝鮮" (tiâu-sián) 的 "鮮" (sián) 是 "新鮮" (sin-sián) 的 "鮮" (sián)。《國語辭典.朝鮮》cháo xiān, 又音 zhāo xiān。是 "鮮1" (e.g., 鮮美), 不是 "鮮3" (e.g., 鮮見)。
(3)《康熙字典》說 "朝鮮" 的 "朝" 讀陟遙切,音昭; 朝鮮、鮮卑、鮮于、鮮山、鮮水等國名、族名、姓名、山水名的 "鮮" 讀相然切, 音仙。
(4) "鮮3" 是 "少" (e.g., 寡廉鮮耻), "盡" (e.g.,《易經》君子之道鮮矣), "早死" (e.g.,《左傳》葬鮮者) 的意思, "朝鮮3" 含貶義 (e.g., 朝代不多, 缺少歷史; 朝代早盡, 即將亡國), 這樣稱呼鄰國似乎有點缺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