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(某人)

NewAmerica

Banned
Mandarin
看到报道中的消费一词,我犹豫了一下,然后猜测是“当……商品来享用” (use it as a commodity)。但我对台湾的汉语(也许这是台湾地方方言?)不熟悉,请熟悉的给介绍下,先行谢过。

===================
渴望白曉燕「重生」,白冰冰分享自己16次試管嬰兒經驗,因為施打黃體素身材走樣,又反覆減肥,幾次失敗後甚至連醫生、護士都勸她放棄,現場一度哽咽。每次提起女兒,總被外界質疑是消費白曉燕,白冰冰表示:「白曉燕是社會上的一個案件,但她是我人生的全部」,無奈地說自己也希望能得到鼓勵。
===================
文章来源:屢遭批消費女兒 白冰冰:曉燕是我人生的全部
 
  • Hi, New America
    这个不是台湾的方言,“消费”在汉语里普遍使用。

    这里的“消费”本意与正常意义上的“消费”(consume)并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说法更加“文学化,网络化”,你可以这样理解:
    “消费”某人,“消费”某事件,意为:借助某人或者某事,进行宣传或者营销
    例1:近年来老是有媒体过度《消费》弱势群体,借助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大肆宣传,甚至添油加醋,以此为自己获得粉丝和关注。
    例2:我们身边经常有这种人:喜欢《消费》自己的朋友和人脉,比如,他们经常会在别人面前吹嘘:“我有一个朋友是某某公司的老总,我有一哥们是某某政府官员”

    但是此种用法在日常会话中并不多见,常见于新闻报道文章中。
     
    這在台灣還滿常用的,這裡的「消費」不是買東西,而是類似於「利用」(負面意義)的概念。「利用」某人或某事,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。

    而且,「消費某人」,說的也不是對人身的直接利用,而是「某人的 名聲/資源/事件 在社會上產生的一種輿論或想法」。

    例如:消費弱勢族群<==指的是利用弱勢族群的社會悲情觀感
       消費白曉燕<==指的是利用在白曉燕身上發生的事件引發的社會同情

    多半「被消費者」是與「消費者」自身或他正在做的事有所關聯,能為「消費者」帶來利益,有時也有可能是「自己消費自己」。

    以這個新聞為例,就是白冰冰被批評是在利用白曉燕案社會對她們母女的同情觀感,希望能獲得社會大眾的關注。

    白話一點的形容大概就類似「把自己的快樂(利益)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之上」。
     
    Back
    Top